当流感遇上新冠疫情时,我们如何应对?
朔风吹来寒冬日,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流感开始肆虐。今年流感遇上新冠疫情,更是增加了辨别流感的难度,因此,防治流感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辨别流感。
一、区别流感、普通感冒以及新冠肺炎的临床症状
1.什么是感冒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感冒”,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主要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喷嚏,无明显发热,体力、食欲无明显影响,无明显头痛、关节痛、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2.什么是流感
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流感病人发病急,发热多,且以高热为主,体温常达38℃以上,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乏,也可有咳嗽、流涕及咽痛等呼吸道症状。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何症状
新冠肺炎则不同于普通的感冒和流感,它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短缺血性坏死等表现。无症状带毒者,感染之后不发病,仅在呼吸道中检测到病毒。
二、传播途径有哪些区别?
流感病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还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普通感冒一般人在受凉、雨淋、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较流感传染性要弱得多,往往是个别出现。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三、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如何鉴别?
普通感冒和流感多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部分流感患者有肺炎表现。新冠肺炎主要表现为系呼吸道症状,多有典型的肺部影像学表现。
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没有明显季节性,是常见疾病。
流感虽全年都可发病,但高发季节主要是冬春季,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出现变异,高发流行季节病毒往往毒力较强、传染性大、患病人数多,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传播。
新冠肺炎有典型的流行病学史。
四、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遏制感染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因素,如何预防?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在生活中保持健康行为,如睡眠充足、营养充分、锻炼身体等。这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此外,接种肺炎、流感等疫苗可针对性地提升个体防病能力。
保持手部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庭和工作、生活场所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居室,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阴冷潮湿、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随身携带口罩,在密闭场所、近距离接触他人时按要求佩戴口罩。
养成使用公勺公筷的习惯
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做到“一菜一筷、一汤一勺、健康分餐”,减少交叉感染,减少病从口入。
发病后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传染病有关症状,应佩戴口罩、采用步行或私家车前往医院就诊,若必须乘坐交通工具,应注意减少接触其他物体表面;若发病前有外出旅居史、异常症状人群接触史等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尽可能详细回复医生有关问询,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积极配合落实防控措施
个人除做好上述个人防护外,还应按要求做好外出、来(返)苏后相关报告并配合落实防控措施。同时,进入公共场所时,主动配合出示健康码及体温检测。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